第一章 四方初安定,乘船海上行1(2 / 2)

“阿旻之意为……”

苟哥赔着笑脸,小心翼翼道:“这…嘿嘿…大人,嘿嘿…”

苟哥笑得委实有些贱。

赵大娘却恍然大悟。

“阿旻之意莫非为……你与阿宓婚期需延后?”

苟哥用力点头。

“大人英明!”

赵大娘没理会自家这贱兮兮的儿子,而是翻开一本册子找了起来。

苟哥只好耐下性子,默默看着赵大娘翻阅其人的备忘录。

片刻后,苟哥只见赵大娘拍了一下几案。

“阿旻,张公既在此,速去请令大人张公!”

赵大娘说的,自然是巴蜀士人、赵旻的老丈人之一张裕。

赵大娘让亲儿子请张裕……其目的不言而喻。

赵旻此刻懊悔不已。

早知道自家老娘如此迷信,赵旻何不直接找张裕搞定此事?

现如今,赵旻追悔莫及。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赵旻与姓张之人缘分不浅。

赵旻生母赵大娘本姓张,赵旻的两个老婆也都姓张。

怀着万分懊悔的心情,赵旻在张裕位于许都的府邸,找到了张裕。

赵旻向张裕道明来意之后,张裕只是微微一笑。

“贤婿不必多虑,此事自有天定,某等凡夫俗子不必杞人忧天。”

唯物主义者赵旻同志,最听不得张裕这一套迷信的东西……

尽管赵旻始终理解不了,自己为何能魂穿汉末。

见自家好女婿对此颇不以为然,张裕再次微微一笑。

“阿旻,老夫称袁本初五月底、六月初病故,袁本初何时离世?”

赵旻一问一个不吱声。

因为袁绍病故于五月廿九。

张裕乘胜追击。

“公孙康二月底三月初冷箭而亡;公孙度、公孙恭父子六月中旬惨遭刀兵之劫而横死;乌桓人七月初有大劫,全族气数将尽;贤婿七月底得大富贵,以上,是否一一应验?”

赵旻继续不吱声。

尽管……

其人心中疯狂吐槽:

你这糟老头子算得这么准,你咋不上天呢!可惜你生不逢时,你若早生四百年,哪还有张良啥事儿啊!

你若晚生四百年,大唐凌烟阁首位功臣,定然非你莫属!

你若早生二百年,就刘秀那迷信劲儿,还不得把你封为大汉首席国师兼太师?

那么刘秀朝,身怀县侯爵位又能参政者,非你这糟老头子莫属!

刘秀那个大迷信,不得稀罕死你?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大约是李丰认罪态度良好、也没有明显的反迹,故被软禁在成都,充当一些不咸不淡的职务,最终位至朱提太守。

丰官至朱提太守。--《蜀书十李严传》

朱提在今云南昭通,此地在民国时代、以“编织草鞋”闻名。上溯到魏晋,其“不发达的程度”是不难想象的。

可以说,李氏父子除了性命之外,失去了一切。

李严是荆州南阳人,本仕宦刘表。表死(208),严未降曹而是溃入川蜀。刘备入川,李严以刘璋护军身份归降,这无疑给刘备留下了好印象。

曹丕篡汉(220),李严亦率先在辖区内“发掘祥瑞、附会谶纬”,替刘备登基制造舆论攻势;使得刘备心花怒放,视其为心腹。

注:按田余庆引用,《隶续》卷一六录有《黄龙甘露碑》,造于魏黄初二年(221),碑侧刻太守李严之名。该年恰好是刘备僭越称帝的同年。当是李严伪造谶纬,附和刘备称帝舆论。

李严性格矜傲,刚戾多忤。绰号“李鳞甲、不可狎”。连诸葛亮都颇为避让。

乡里为严谚曰:“难可狎,李鳞甲。”--《御览》

因此,结合了“外州出身、有政略才干、性格刚戾、又懂得揣摩刘备心意”的特点,李严的原型,其实是同为“东州士”的法正。

换言之,李严是法正死后(220)的替代品。

作为川中的“东州势力代表”而制衡朝中。

所制衡者,无疑就是诸葛亮。

问题在于,诸葛亮也是个“权欲熏天”的文武奇才,日久与严必不相容。

因此李严留守永安,而权势遭到陈到削夺,导致“中都护、都督内外军事”成了一纸空文。

之后治所再遭迁徙,转入江州。

李严以“加九锡”试探诸葛,诸葛亦以“诸子并升”回讥李严。

可见彼时二人的矛盾,已经逐渐公开。只不过尚未酿成大祸。

离开永安后,李严嘲笑陈到“甲士不精”;诸葛亮则搬出“先帝”来压制李严,又暗示严可“自削江州部曲、以补永安不足”。私情携贰,乃至于此。

只不过因彼时二人天各一方,互不相见,故争斗只停留在“言语揶揄”的层面。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