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掀动大生产,其兴也勃焉9(2 / 2)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3804 字 1个月前

以是故,正值江东春耕之时,这34万精壮山越人,恰好可被孙权有效补充到江东春耕农夫大队5之中。

此刻江东主臣各个喜形于色,在他们看来,讨伐山越、补充兵员及劳力这1国策,是江东兴旺发达的关键1步。

但他们都忽略了1点:

山越人是为逃避苛政而躲入深山中的黎民百姓,山越人源源不绝,便足以证明江东施政存在弊端!

孙权其实最应该做的,是效仿赵旻推行新政,以避免黎民百姓继续沦为山越人。

况且,孙权在玩弄权谋诈术、动员臣属斗臣属这方面,可谓是宗师级高手;

但其人对于如何有效发展农业,水平显然不及其人之权谋诈术那般炉火纯青。

是以,孙权只能想到暂时收编这些山越人用于春耕,却想不到利用这些山越人,趁开春水势即将上涨之时,兴建各种水塘、水库,将江东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结合为1个发达、完善的水利体系。

因此,在卫府大兴水利、稳固并发展农业;刘备积极南拓开边、以寻求增长贸易及占据更多沃土之时,孙权已经错失了发展良机。

战争固然是政治的延续,但同时,军事也要靠经济来支撑起其庞大的体系。

孙权讨伐山越(其实就是江东流民)、以之补充兵员及劳力的做法,实则是在杀鸡取卵。

在赵旻启发、新肥支援、与卫府互相贸易刺激,以及诸葛亮这个大战略家出谋划策之下,刘备已经找到了1条适合交趾发展的正确道路,并且坚决果断地迈了上去。

但孙权,格局终究还是小了。

假以时日,在诸葛亮辅佐之下,刘备必将远超孙权。

赵旻当然不可能清楚知道,辽东即将风云突变;交趾亦将掀起1场大风波;江东如今已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赵旻只清楚1点:

自己打算依靠泾水、渭水结合人力清淤的思路,经过局部试验证明,完全没有问题,而且效率简直高到逆天。

按照这种经过赵旻反复、精确测算、现场监督指导后的施工做法来疏浚白公渠的卫府3万精锐…工程骑兵,仅用了短短78天,便已将白公渠,自下游的渭水至上游,疏浚了近2十里。

由于位于泾水之滨、白公渠渠首的引水闸因闸门尚未锻造之故并未被修缮,因此赵旻暂时还做不到两端引水、疏浚整座白公渠。

尽管如此,78天疏浚近2十里白公渠,还是足以使卫府3万精锐…工程骑兵将赵旻惊为天人。

因为白公渠全长不过2百里,而且,赵旻疏浚的部位,还是白公渠的新建渠道。

1旦赵旻修缮完毕白公渠渠首的引水闸,自泾水、渭水两端1同引水冲刷、并疏浚白公渠…

届时,白公渠修缮便完工在即。

而如今,赵旻既然已找到了正确的思路、方法及工序,那么,那1天不再遥远。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介绍完诸多案例,再谈谈“行军不披甲”的原因。

从现实角度考虑,军队开拔,尤其是进入战区之后,随时可能遭遇敌军。按理应当是时刻披甲。因此“人甲分置”必定有不得已的原因。

我个人倾向,无甲行军,1方面在“节省体能”,另1方面在“节省物资”,尤其减少对鞋袜的磨损。

(1)节省体能

3国的甲胄,大抵沿袭自两汉。从“形制”上说,有玄甲、襦甲、筩袖甲、裲裆甲与盆领甲。

但从“甲片连缀方式”上说,以上诸多铠甲,实际都是“札甲”或“鳞甲”,即将甲片叠压连缀。

因此,单位面积的装甲,实际体积更大,质量更重,穿戴起来也更费体力。

链甲流行于中亚与欧洲,板甲出现的时间则极晚(具装板甲的成熟大约在十6世纪以后,相当于我国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绝大多数时间,所用的都是札甲或鳞甲。

即使像明清时代的棉甲,也是外罩棉布、内层连缀铁片、外层以铜泡钉加以固定,实际是“包覆棉布的札甲”。

因此,穿着如此笨重的甲胄,如果要长距离徒步行军,对体能无疑是巨大考验。

从《赵俨传》的记载来看,士兵行军时,不仅无甲,连刀戟都扔在辎重车里。完全是空手徒步,节省体能。

俨自随步骑百5十人,皆与叛者同部曲,或婚姻,得此问,各惊,被甲持兵,不复自安。--《魏书赵俨传》

须知赵俨的部队仅有1百5十人,便已如此懈怠;推而广之,情况应该更坏。

(2)减少对鞋袜的磨损

有过负重徒步经历的读者,应该能够体会到鞋袜的重要性。

虽然3国汉季的“鞋”种类繁多,有木尺鞋(屐)、木底鞋(舄)、长筒鞋(靴)、丝麻鞋(履)等,实际上述鞋款,都是贵族的专享。比如“靴”是官员的专利,而“舄”则是帝王的禁脔。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