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刘琦投刘备,荆州生是非3(2 / 2)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4614 字 2个月前

夫妇二人闻言,心中宛若翻起惊涛骇浪一般。

然而…

这对夫妇何许人也?

只见伏寿微微一笑。

“阿嗣、阿滢休要胡言,我之所以烦躁,皆因我学识远不及太子太傅、唯恐不能妥善教授你二人之故。

而太子太傅至此,我便心安矣。以是故,太子太傅未至时,我因烦躁而责骂你二人,太子太傅至此后,我便不再烦躁,自不会再责骂你二人。”

小刘嗣嘻嘻一笑,向亲娘、大人恭敬行礼。

“既如此,请大人时时至此、教授孩儿等学业,亦请母亲大人催促大人时时至此。”

苟哥、伏寿二人欣然应允。

伏寿芳心得意洋洋。

“哼!我有乖儿子、乖女儿,赵府那些小妖精,如何与我斗?”

一念及此,伏寿半撒娇半命令道。

“夫…咳咳,太子太傅,此乃太子之命,你是否遵从?太子太傅已知,卿不至此,妾便烦躁不已。”

苟哥最受不了自己最心爱的大老婆撒娇,尽管伏寿是半撒娇半命令。

于是苟哥骨头瞬间一酥、忙不迭行礼。

“皇后、太子尽管放心,臣必遵从太子之命。”

小刘嗣趁机实锤此事。

“孩儿知大人需忙于国事,故而大人以为,何时方便教授孩儿等?”

伏寿趁热打铁。

“太子太傅有所不知,皇儿午时一刻用午饭、午时三刻用罢午饭,未时三刻午休完毕。

是故,妾以为太子太傅当于午时之前入宫,酉时之后出宫,不知太子太傅意下如何?”

如果按照伏寿的提议…

那么苟哥这一天,上午要处理政务、军务直至11点之前,然后11点到12点之间进宫陪自己儿女,12点到1点45陪自己大老婆午休,1点45到5点继续陪自己儿女…

苟哥的生活可谓忙碌、充实又幸福。

但是…

问题是苟哥不止伏寿这一个老婆;政务军务也不是说停止处理,就能停止处理的。

伏寿的控制欲和心机,在此事之中暴露无遗。

苟哥对此哭笑不得。

“皇后,不如旻在长秋宫处理卫府之事如何?”

伏寿要的,就是苟哥这句话。

于是伏寿煞有介事道:“长秋宫当然不可。然则…君位于宫中之衙署,可任由君改建、甚至于扩建,妾可携太子、长公主同去彼处,不知君意下如何?”

苟哥对此瞠目结舌,饶是其人素来辩才无碍,此刻也不知应如何作答。

而这时,轮到小刘嗣表演了。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概而论之,商朝有庙无谥,周朝有谥无庙,秦朝无庙无谥,汉朝庙谥兼备。

比如殷商成汤,是太祖乙,这明显是庙号;

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等,以及齐桓公、晋文公、郑庄公、秦孝公、秦昭襄王赢稷、赵孝成王赵丹等等皆谥号;

秦朝…

秦始皇、秦二世可有庙号和谥号?

那么问题来了,两汉皇帝们,每一个都有庙号和谥号吗?

两汉之君主皆有谥号,但相对于谥号,庙号的数量则十分有限,因此汉代君主同时具备谥号、庙号者极少。

西汉唯有高帝刘邦(太祖)、文帝刘恒(太宗)、武帝刘彻(世宗)、宣帝刘询(中宗)有庙号。

东汉唯有光武帝刘秀(世祖)、明帝刘庄(显宗)、章帝刘炟(肃宗)三人有庙号。

严格意义上说,两汉部分君主,本有庙号,比如西汉元帝为高宗,东汉和帝为穆宗。不过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庙号相继被废黜褫夺。

是岁,有司奏,和、安、顺、桓四帝无功德,不宜称宗,又恭怀、敬隐、恭愍三皇后并非正嫡,不合称后,皆请除尊号。--《后汉书献帝纪》

汉世之后,庙号趋于猥滥,发明了诸如文宗、武宗、景宗、圣宗、神宗一类近乎于谥号的庙号,使得人人有份,沦为俗物,不得不说是一种历史的悲哀。

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夏商周),迄于两汉,名实相允,今古共传。降及曹氏,祖名多滥。--《史通称谓》

高祖之号,始见于商代。商高祖王亥,以世系而论,当是成汤(商太祖)的七世祖。

注:王亥相关考证,见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换言之,高祖之庙,当源自追封,最初与太祖的庙号并不冲突,亦无相似之处。据而考之,高祖当是太祖的远世先祖,荣衔性质较浓。

然而随着历史的推进,高祖与太祖不仅地位越发趋同,连世系也愈发接近;往往出现父子之间,一为太祖,一为高祖的情况。

关于这一问题,虽然目前没有明确定论,不过我大胆猜想,高祖当为太祖的替代品。尤其是魏晋之后,“高祖”往往相当于实际意义上的“太祖”。

王朝的肇始之主,之所以得不到太祖的庙号,是因为后世的继承统绪出现问题,往往出现“小宗入继大宗”的现象。

小宗并非王朝嫡脉,为了避免自身合法性的非议,必然要刻意削弱奠基之君的地位。这便导致开国之君,得不到太祖的庙号,只能得到高祖的荣衔。

需要注意,庙号与谥号均是死后追封,因此无论君主功业高低,都无法在生前确定自己的庙、谥。二十五朝中,生前便定下庙号的,唯见曹叡一例(魏烈祖)。

帝(指曹叡)制作兴治,为魏烈祖,乐用章武之舞。--《魏书明帝纪》

曹叡方在,而先定庙号,可笑无过此者。--《通鉴辑览》

因此,高祖与太祖的庙号,实际由该王朝的后世之君赐予。后世之君所处的政治环境,往往与前世有所差异,所以考虑的问题也相对复杂。

简而言之,一个君主的庙号如何,与其功绩不完全相关,倒是与其子孙的政治考虑有关。

那么问题又来了:

最高地位的庙号,究竟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