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丹阳拜孙策,谯县祭曹魂2(1 / 2)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5046 字 2个月前

刘备失笑起来。

“阿旻有所不知,自前汉孝武皇帝时起,远支宗室便不可封为国王,其爵极于县侯也。”

赵旻恍然大悟。

难怪刘氏宗亲有一个算一个,在牧守一方之后都不可避免地滋生野心,原来是因为如此。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大汉一共才有多少个郡国?若毫无节制地分封下去可还了得?

推恩令不就是汉武帝为了收回封地而设的阳谋?

也就是说,刘备若要称王,惟有割据一方自立为王一途。

赵旻、刘备之间,将来一战已不可避免。

赵旻突然有些意兴阑珊。

在他一统天下之王道路上,曹操、孙策先后离世,袁绍也即将离世,甚至将来刘备也极可能要离世…

赵旻觉得自己有些寂寞。

这些在汉末三国曾闪耀一时的璀璨明星,终究还是要归于陨落。

感慨过后,赵旻又向刘备强调了一遍。

“叔父大人不妨再思量一番。”

刘备心知赵旻是一片好意,这次倒是没有生气,只是颔首而笑。

“阿旻放心,我必好生思量一番。”

宴后,刘备再三挽留赵旻,赵旻却以天子(他大老婆伏寿)催促为由执意离去。

刘备无奈之下,只好亲自送赵旻登船远去。

当赵旻的舰队消失在碧空尽头,刘备方才悠悠一叹。

“下一次备若再见阿旻,恐将是敌而非友耳!”

关羽宽慰刘备道。

“大兄亦为心中大义也,何必如此唏嘘。”

刘备哑然失笑。

“云长休要胡说,阿旻或是为大义而战,我刘备仅不甘居于人下、欲称王称帝耳。”

在难得感性的状态之下,刘备也颇为难得地说了一句大实话。

其实,在这汉末乱世,又有谁是真正为了大义而战?

刘备再次叹了口气。

“云长,我等即刻退兵,经豫章返还桂阳!”

关羽笑道:“兄长何必如此急于撤兵?”

刘备负手望向大江上游。

“甘兴霸之水师不日将至,届时我若仍未撤兵,赵从文必将禀明天子、削我之职!故而我不能不急也。

云长,令兵卒速作准备,一个时辰之内开拔!你随我返还桂阳郡,尽速安定交趾,由翼德一人镇守山阴城即可。”

言罢,刘备挥了挥袍袖。

关羽躬身抱拳后大步离去。

刘备说到做到、行事毫不拖泥带水。

枭雄就是枭雄!

仅仅半个时辰不到,刘备全军便已开拔。

可怜句容县那些溃卒,将白跑这这一遭。

临近傍晚之时,一支遮天蔽日的舰队自西方疾驰而来。

远远望去,那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斗舰及艨艟,几乎将宽约五六里的大江江面填得满满当当。

不言而喻,这正是赵旻用来威慑刘备、孙权二人的后手:

甘宁的卫府水师。

这支舰队的旗舰舷首处,甘宁与荀攸正并肩而立。

甘宁眯着眼看向大江南岸,待看清刘备军拔营时残留之痕迹后,其人嘿嘿一笑。

“主公果然神机妙算!公达先生,刘玄德当真已撤兵矣!”

荀攸抚须失笑。

“此非你我之功,兴霸又何必得意?兴霸,主公之所以令你我赴丹徒城,皆为威慑刘玄德、孙仲谋之故也。

而今刘玄德虽已撤兵,孙仲谋却犹在丹徒城,兴霸须谨记你我之使命方是。”

甘宁用力拍了拍胸脯,其人背上插着的毦(鸟羽)因之而晃动,腰间悬着的铜铃也因此发出“叮铃”、“叮铃”之音。

“公达先生尽管放心,某此番战舰已尽出,定教江东之人大吃一惊!”

甘宁的战舰,先后得自于刘表及黄祖…这几乎已是原来半个荆州的水师配置。

孙策虽自兴平二年(西历195年)便已渡江创业,但直至建安三年(袁术死前一年,即西历198年)周瑜脱困,孙策方才起飞。

建安四年孙策、周瑜败刘勋得庐江郡;

建安五年(西历200年)初,孙策收豫章郡,至此江东孙家才算尽有江东。

换言之,如今的江东虽自刘勋、黄射等人处缴获大小船只近万艘,但其底蕴仍不能与荆州相提并论。

综上所述,卫府水师督甘宁麾下既然已有自荆州缴获而来的数十艘斗舰,那么其人确实有令江东之人大吃一惊的本钱。

再次强调一句:这时还不是历史上六年后的赤壁之战前夕,江东局势目前仍然不稳定;

更何况,赵旻也不会留给孙权太多时间来发展军事。

孙权所谓的发展军事,其实就是掠夺可怜流民(山越人)充军。

再者说来,纵是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前夕,江东的主和派(也就是投降派)也绝对不在少数。

赵旻派甘宁率舰队赶赴江东的目的也很简单:

荆州已被老子预定,孙权你就不要再想着夺荆州了。

那么问题来了:

甘宁既已至此,赵旻去了何处?赵旻为何不等甘宁?

答案是,赵旻去了丹阳郡的小丹阳,也就是丹阳县拜祭孙策。

既然孙坚葬于丹阳县,那么孙策也理应葬于丹阳县。

孙坚早年间曾得罪过太多吴郡老乡,所以吴老夫人不敢让孙坚下葬于其人老家、吴郡富春县,以免其人遗体受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