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猛将终投汉,江东稳孙权2(2 / 2)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4723 字 2个月前

荀攸的战略眼光,确实不咋地!

刘晔被荀攸吓了1大跳,前者当即起身,向后者作揖。

“公达先生,万万不可!”

赵旻很欣慰。

关键时刻,还是要靠刘晔。

荀攸蹙起眉头,1脸疑惑地看向刘晔。

“子扬,有何不可?”

刘晔言辞恳切道。

“公达先生当知,袁本初而今已与主公撕破脸皮,虽有公孙升济牵制其人,然公孙升济之实力仍远不及袁本初也!

如若主公再广发檄文讨伐刘玄德,诸君不妨试想,此2者若南北呼应,卫府必将置于被动境地!

再者,因刘玄德攻占会稽郡之故,孙仲谋已对刘玄德恨之入骨。

故而,晔窃以为,某等在助孙仲谋顺利应付此危机之后,应尽力挑唆孙仲谋攻伐刘玄德,而某等应尽全力防备袁本初。

待两3年后,卫府发展壮大,再逐1平定刘景升、袁本初、公孙升济、刘玄德、孙仲谋等乱党,为时亦不晚也。不知主公、公达先生、诸君以为如何?”

赵旻听得连连颔首。

刘晔的战略眼光,恐怕犹在如今尚年幼的诸葛亮之上!

无论如何,赵旻目前都不应与刘备撕破脸皮。

因为那正是袁绍喜闻乐见之事!

于是赵旻当场拍板。

“便依子扬之策!刘玄德虽亦为国贼,却对卫府威胁不大,我等而今最大威胁,惟袁本初耳!”

卞夫人以及曹氏、夏侯氏诸人,对此深以为然。

“主公所言极是!某等誓灭袁贼!”

不待这些与袁绍有深仇大恨之人激动表态,赵旻便话锋1转。

“然则,两虎相争,必有1伤,值此刘景升、刘玄德皆对我等虎视眈眈之际,我等决不可轻易招惹袁本初。

是故,我欲于来年收荆州,其后励精图治两年,3年之后,曹氏、夏侯氏诸君北伐袁贼,其余诸君南攻刘备!”

1言及此,赵旻骤然抽出腰间环首刀。

“建安十5年!至建安十5年时,我必助皇汉1统天下!袁贼、刘备,犹如此几!”

言罢,刀光乍闪,“铿”1声闷响、“锵”1声环首刀归鞘后,赵旻身后的几案,被赵旻1刀两断。

黄忠、文聘2人,震惊到久久不能言。

午宴之后…

赵旻复又召来周群、张裕、秦宓、杜琼、杜微等巴蜀士人代表共同议事。

众人落座后,赵旻抱拳道。

“诸公,关于西域都护府重设之事,旻盼诸公严守秘密,不可宣扬!”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对待政敌杨仪,蒋琬最初也仅是将其流放而已。由于杨仪在流放地依然“言语不节”,才被赐死。

十3年,废(杨)仪为民,徙汉嘉郡。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蜀书杨仪传》

费祎的心胸不及蒋琬,不过大抵而言,也具备1定的气量。

他对待同僚比较和气,对待降人也十分优厚,甚至因此被张嶷等人告诫。

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费)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蜀书费祎传》

(张)嶷初见费祎为大将军,恣性汎爱,待信新附太过,嶷书戒之。--《蜀书张嶷传》

张嶷不幸1语成谶,费祎最终被降人郭修刺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4)姜维

姜维与蒋琬、费祎不同,具备比较浓厚的武人色彩。他甚至“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是诸葛亮之后,蜀汉政权中权欲最盛的重臣。

(姜)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傅子》

然而姜维对待政敌的方式,也谈不上残暴。

对待胡济、张翼等政见相左的同僚,姜维仅仅是斥责而已;在廖化等资历较高的宿将提出反对意见时,姜维也仅仅是置之不理。甚至在听闻阎宇准备代替自己的消息时,姜维也只是主动出屯避祸,没有采取进1步行动。

(张)翼曰:“可止矣,不宜复进,进或毁此大功。”(姜)维大怒。曰:“为蛇画足。”--《蜀书张翼传》

景耀5年,姜维率众出狄道,廖化曰:“兵不戢,必自焚,伯约(姜维字伯约)之谓也。”--《汉晋春秋》

宦官黄皓等弄权于内,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而(黄)皓阴欲废维树宇。(姜)维亦疑之。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蜀书姜维传》

对待黄皓这类地位较低的佞幸小人,姜维也只是向后主发了1通牢骚,便不再追究。实际凭借姜维的地位与手腕,想杀死黄皓易如反掌。

(姜)维恶黄皓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曰:“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姜)维见(黄)皓枝附叶连,惧于失言,逊辞而出。--《华阳国志》

诸葛亮、蒋琬、费祎、姜维4人,个性不同、能力相异,但通通具备了温和宽大的特点,这绝不能单纯用巧合或个人素质加以解释。

实际后主时代的许多政治事件,如果发生在魏国或吴国,绝对可以掀起政治海啸。孙权、孙峻、孙綝、司马懿杀戮群臣时,许多受害者的罪名,甚至达不到李严、廖立的程度。可见蜀汉权臣的“矫情忍性”,其实存在更深层次的原因。

这个原因,便是前文提到的“蜀少人士”。

东晋学者孙盛,曾提到过“蜀寡人才”的弊端。

孙盛认为,在北方籍籍无名的许慈、胡潜等鄙陋人物,到了蜀汉居然能被写进国史,这实在是因为人才过于匮乏的缘故。

(许)慈、(胡)潜更相克伐,谤讟忿争,形于声色;书籍有无,不相通借,时寻楚挞(指互殴),以相震攇。其矜己妒彼,乃至于此。--《蜀书许慈传》

蜀少人士,故(许)慈、(胡)潜等并见载述。--孙盛

换言之,蜀少人士,其实是蜀汉权臣“矫情忍性,克制杀心”的根本原因。

理由显而易见。魏蜀吴3家的人才储备有天壤之别,曹魏能做的事情,蜀汉1次也做不了。

对曹魏而言,杀死曹爽、何晏、文钦、毕轨、李胜、李丰、王凌、夏侯玄、毌丘俭、诸葛诞等人,固然可惜,不过魏室家大业大,很快又能有新1批人才迅速补位。

如果蜀汉也像曹魏1般杀人,那仅需1次政治清洗便会导致朝廷崩溃。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