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襄阳收虎臣,益州定乾坤9(2 / 2)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4633 字 2个月前

自始至终,刘备什么都没有付出,但是…

若此计成功,未付出任何成本的刘备,将是唯1的赢家。

兵和粮草辎重是蔡瑁的,工坊是赵旻的,荆州目前是刘表的,连黑锅都是刘表来背,刘备又付出了什么?

好吧,如果风险也算成本的话,那么刘备确实付出了风险成本。

这不比黄祖累死累活、打生打死要高明得多?

那么问题来了。

文聘是如何与刘备混到1起的?

文聘又是如何与5溪蛮接上头的?

文聘在这大半年,都干了些什么呢?

赵旻合上黄射的供词,将其还给蒯良,并问出以上3个问题。

文聘出身于荆州南阳豪族,所以赵旻问这些荆州豪族,绝对没有问题。

1众荆州士人面面相觑。

文聘老乡、同为南阳豪族出身的名士韩嵩不由叹了口气。

“太子太傅有所不知,仲业素来忠义,仲业故主、黄祖匹夫亡于孙仲谋之手,故仲业1直欲为黄祖复仇。

此番刘景升欲借刘玄德之力图谋大事,必已暗中遣人联络仲业,只是…某等皆不知,仲业竟已暗中潜入武陵。唉!

以某观之,当是某南阳同乡、汉升将军寻到仲业,请其人助刘玄德,共报黄祖匹夫之大仇也。太子太傅明鉴,黄汉升与黄祖匹夫,乃同族而异支。”

赵旻至此已完全想通此事之前因后果。

张绣在南阳之时,恐怕与文聘有些龃龉,是以文聘对赵旻恨屋及乌。

而张羡之乱时,文聘1定曾参与平乱,故5溪蛮对文聘敬畏交加。

江南之乱后,文聘漂泊江南,偶遇黄忠,2人1拍即合…

于是有了5溪蛮生乱、刘备谋荆州!

1念及此,赵旻看向荀攸和陈群。

“黄汉升是否仍在江东?”

荀攸、陈群怎么可能知道黄忠何在?

0陵士人刘先替2人解围。

“太子太傅,黄汉升应不在江东,否则合关云长、黄汉升之勇,吴县早已为刘玄德攻下。”

赵旻对此深以为然。

得知刘备密谋之后,赵旻已经察觉,张飞攻钱唐为虚、关羽攻吴县亦为虚!

真正的杀招,恐怕是躲在荆州的黄忠!

刘备当前的目标不是吴郡,而是庐江郡!

刘备的真正目的,已经呼之欲出!

问题又来了:

为何孙权在事关自己存亡的大战中智商狂降?

【作者题外话】:上1章刚刚提及,孙权因为出身卑贱,对江南的豪族特别提防。

虽然孙权放弃了孙策的“尽诛英豪”等血腥政策,转而通过联姻手段,逐渐完成了自身的“江东化”;

但对吴郡门阀,孙权始终心存芥蒂,不肯完全信任。

此外,孙权甫登主君之位,1众淮泗士人不1定对孙权信服,所以孙权也在提防淮泗士人。

由于孙权的猜忌,故而给诸葛亮施展计谋提供了充足条件。

这1章,咱们便聊1聊诸葛亮所谓“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这句话,呵呵,真特喵的扯犊子!

奉行法家之术、势的诸葛亮,权欲之心实则极重!

察人之所行,不察人之所言。

《出师表》天下名篇,其中“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更是被文人骚客争颂,以为楷模。

历来文士,皆将诸葛亮此言,视作“安贫乐贱,不求功名荣华”的清高象征。实际分析诸葛亮隐居始末,可知其情悖谬,与诸葛本人的心态南辕北辙。

亮所谓“不求闻达于诸侯”并非虚指,而是特指;所谓“诸侯”即荆州牧刘表。

而“躬耕南阳”亦有隐喻。这与汉末文士的“清议纵横”,魏晋世家的“浮华交游”1脉相承。

诸葛亮此后的1系列举动,其实都是其“隐居态度”的现实反映。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精通刑名的世家子弟,不会安贫乐贱,躬耕山野。

琅琊诸葛家族,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司隶为显职,监察百官,东汉时号称“3独坐”。

注意:东汉3公逐渐虚职化,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升司空;中丞掌御史台)、司隶校尉、尚书令,班在9卿之上,独擅1榻,号称“3独坐”。

诸葛氏贵“刑名学”,与颍川世家大抵相似。

汉末丧乱,琅琊亦遭兵祸,宗族门人星散,诸葛家族却能在魏、蜀、吴3国均位至宰辅,金紫等身。

这与其好研法术、精通刑名律令的家风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颍川荀氏亦凭“精通刑名”显赫当时。反倒是与颍川并称的汝南、南阳,家传经学、伏膺儒教,在乱世逐渐衰落。

注意:蜀之诸葛亮,吴之诸葛瑾(亮兄),魏之诸葛诞(亮从弟),皆出将入相,时人荣之。

诸葛亮对“刑名之术”亦有特别喜好,所研习者、皆法家经典。

(朕)间暇历观诸子及《6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6韬》1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先主敕后主遗诏》引自《诸葛亮集》

刘备喜《6韬》、《商君书》;

诸葛亮为后主撰《申》、《韩》、《管子》,皆崇法术。

注意:《6韬》即太公兵法;

《商君书》则是商鞅思想汇编;

申不害、韩非、管仲,皆法家大宗;

另有慎道,与申、韩构成法、术、势3门。

注意:诸葛亮治蜀,刑法峻急,为法正所非。有《诸葛亮报法正书》,辞令间颇崇法术,文多不载。

钻研律令,精通刑名的琅琊诸葛氏,世代以文吏,或仕州郡、或为令史。

这种家庭不可能培养出“安贫乐贱”的子弟。

诸葛亮躬耕南阳,自有不得已之苦衷。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