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域诸国贺,东土多方和终(2 / 2)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4659 字 2个月前

放到和平年代,接受诸侯伪职,这与造反何异?

综上,为了大汉朝廷的职位,袁绍和公孙度不得不捏着鼻子停战讲和。

如此1来,公孙度便吸引了袁绍的仇恨,后者在夺回右北平郡、甚至是辽西郡之前,哪里还有心思再找赵旻的事儿?

伏寿干得漂亮!

至此,益州、幽州、青州、并州、冀州、司隶、豫州、徐州及兖州皆已平安无事。

而随着赵旻派出的3路大军攻伐,凉州也即将平安无事。

赵旻此番赴襄阳,目的是为了解决荆州之乱。

于是乎,大汉十3州之中,仅余扬州的江东及交趾仍然动荡不休。

注意:早在前年官渡之战后、赵旻赴许都之时,雍州便已纳入凉州,所以大汉仍为汉武帝设立的十3州。

赵旻抚须看向庞统。

“士元,而今交趾可有最新情报传来?”

这个还真有!

庞统作揖后,继续为赵旻讲述。

上次赵旻得知的情报为:

诸葛亮在郁林郡舌战群儒后、兵不血刃拿下郁林郡。

其后士武占据的南海郡、士1占据的合浦郡被刘备所夺。

士武沿海路逃回士燮占据的交趾郡,士1则为魏延所斩。

至彼时,士家仅剩的3兄弟便彻底离开华夏,被刘备1方压制到了越南…还是越南北方。

根据赵旻上次得知的情报,交趾刺史部的局势为:

士燮据交趾郡,士黄据9真郡,越南土著则仍霸占大汉日南郡,自立为日南国。

而刘备则占据了交趾刺史部的苍梧、郁林、南海及合浦4郡。

根据庞统收到的最新情报:

交趾士家已经认怂,士燮主动龟缩于越南…还只是北部的半个越南,向大汉宗室、皇叔刘备称臣。

换言之,刘备相当于掌控了交趾刺史部。

如此1来,交趾刺史部也已风平浪静。

本应3足鼎立的天下,在赵旻折腾下变成了千层饼…

接下来,赵旻须提防刘备自交趾出兵、攻打益州的益州、永昌2郡(后世的云南省,毗邻交趾刺史部的郁林、苍梧2郡,即后世广西省)。

当然了,赵旻并不怕刘备,因为赵旻早已提前布好了局。

更何况前文曾详细介绍过,汉末的南方远不及北方富庶,就连通商口岸,都设在了大西北内6之地。

那么问题来了…

在诸葛亮、赵旻的布局之下,刘备既然已得交趾4郡,那么对江东,刘备又是什么态度呢?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需要注意的是,李严并不是益州土著,而是荆州南阳人;而且入川很晚,是在赤壁之战(208)以后。因此李严的绝大部分赃款,都是在益州聚敛的。

李严字正方,南阳人也。曹公入荆州时,严宰秭归,遂西诣蜀。--《蜀书李严传》

李严在刘璋时代官止县令,在刘备时代才彻底发迹。

考虑到其在黄初2年(221)时率先劝进,还在辖区内制造谶纬(黄龙甘露碑)附和刘备称帝;那李严贪污,幕后是谁在撑腰(或者纵容),也便1目了然了。

(3)诸葛亮的遗产

诸葛亮是个清官。

至少在金钱方面,他没有太多的欲望,其心思主要在揽权方面。

诸葛亮权利欲不是1般的强。

当然,诸葛亮的清廉,绝非海瑞那种“苦行僧式清贫”,只是针对他的地位(蜀汉的实际统治者)而言。

从《蜀书》来看,诸葛亮可考的账面财产,大约是入川时分到的黄铜5百斤、白银1千斤、铜钱5千万、蜀锦1千匹;

此外,尚有在《遗书》中提到的“薄田十5顷、桑树8百株”。

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8百株,薄田十5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蜀书诸葛亮传》

薄田只是谦词。

按益州“天府之国、沃野千里”的自然环境,哪来的什么薄田?

1顷折合百亩,十5顷便折合1千5百亩。

如此算来,千亩良田也不为少了。

当然,这1千5百亩良田,自然不需要诸葛亮自掏腰包。

他受封武乡侯,应该自有封地食邑。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蜀书诸葛亮传》

这样看,以清廉著称的武侯,其实遗产也颇为丰厚。

所谓“子弟衣食、自有余饶”绝非虚言。

刘备父子对诸葛亮的优渥赏赐,大概是不想让武侯“为外物所累”,避免“因贫致贪”的窘境。

其用心之良苦,也算君臣相得。

历来人们都喜欢批判贪官,却往往忽略了贪官背后靠山、及其生存的土壤。

贪官的出现,离不开制度的缺陷。换言之,坏的制度,会腐蚀体制内的1切官僚,旧社会所谓“把人变成鬼”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从灵帝、曹洪、李严等诸多案例中,不难看出贪官背后的支持者,其实就是帝国君主。

其道理显见。制度的漏洞往往存在“自上而下”的通道,贪污的赃款也绝不可能被1人独吞,总是有分赃的规矩。这种“规矩”下的最终受益人,无疑封建王朝的皇帝。

这个道理贯穿古今。比如明代阉党猖獗,镇守太监在地方大4聚敛,民怨纷腾,处在风暴漩涡的奸宦,却始终平安无事。究其原因,无外乎其背后有皇帝在撑腰。

实际这群太监往往捞不到多少油水,他们刮来的钱财,大部分都进了皇帝的内帑,宦官不过是出来背锅的。

后朝史官在修史时,也不好意思直接道破玄机;因为在他们那个时代,同样的事情,其实也在不断发生。

在纵容贪污的问题上,类似汉灵帝这种不顾体面、亲自下场折腾的君主,其实比较罕见。

更多的则是魏文、乾隆这种“养猪杀猪”,或者曹操、刘备这种“不留痕迹”的高明手段,甚或是那腹黑至极、爱记小本本的君父嘉靖皇帝。

呵呵,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深受嘉靖皇帝影响之人。

这种皇帝…

脏活别人干,好人自己当。既得了实惠,又赚了虚名,妙极,妙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