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荆州观暮色,江东唱挽歌1(2 / 2)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5443 字 2个月前

刘表相当于被赵旻孤立。

在赵旻的谋划中,交趾1州之地,连带着荆南桂阳郡,都可以暂时交给刘备;

江东则保持不变。

至于刘表…

对不起,你的就是老子的。

惟其如此,赵旻才能放心大胆地与北方雄主袁绍掰腕子,才能有恃无恐地再出玉门关、重设西域都护府。

而如今江南的局势,也的确正在按照赵旻的谋划发展。

同1时间,赵旻在宫城公廨,接见了陈留高家如今的家主高志。

赵旻呵呵1笑:“高公,未意高家竟可在曹孟德屠刀之下安然无恙,可喜可贺也!”

高志这个剽悍的老头儿冷汗登时涔涔而下。

不言而喻,赵旻的潜台词是:

若非老子,你高家将焉存?

高志是个极为通透之人。

其人当即深深1揖。

“卫将军大恩大德,陈留高氏没齿难忘!”

赵旻收起笑容,微微颔首。

“如此甚好!高公且归家静候佳音。”

高志心中大定之余,不由对赵旻高看1眼。

卫将军不愧为匡扶汉室、终结乱世之雄主!

其人再次深深1揖后,返回陈留郡。

【作者题外话】:黄忠之事,后文再详细介绍。

老干部段煨,与桓阶配合拿下了长沙郡。

赵旻如今所谋划的1切,都是为了尽早与袁绍展开决战。

当然了,他也是在养虎遗患。

刘备、孙策都是名留青史的当世英雄。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上1章说到,刘备很可能凭借邹靖的关系,与孔融有往来。

毕竟邹靖也曾担任过北军中候,有可能充当刘备的引荐人。

至于刘表,在同年(189)也曾出任过北军中候,应是孔融的继任。

刘备或许通过“汉廷宗室”的身份与邹靖的引荐,试图结交其人。

(刘表)以大将军(何进)掾,为北军中候。--《魏书刘表传》

不过刘表宗室名流,号称8顾;

刘备却只是个破落闲散,而且还属于污点干部(怒鞭督邮)。

恐怕即使2人见过面,当时也不会有太多往来。

和孔融1样,刘表在北军中候任上也没干长久。

翌年(190)长沙太守孙坚北上,杀了荆州刺史王叡,因此汉廷不得不派遣刘表,出为继任荆州刺史。

初平元年,长沙太守孙坚杀荆州刺史王叡,诏书以(刘)表为荆州刺史。--《后汉书刘表传》

群雄割据时代,孔融与刘表都曾先后与刘备交往,而刘备则揶揄“孔北海乃知世间有刘备邪”?

(刘)备敛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吴书太史慈传》

这番言论,并非是对孔融的褒扬,而是刘备的自嘲。

比如“公族子弟”袁术,就曾讥笑刘备“籍籍无名”。

(袁)术生年已来,不闻天下有刘备。--《英雄记》

(袁)术与(陈)珪,俱公族子孙,少共交游。--《魏书袁术传》

换言之,汉末的门阀名流,对刘备这种儿披着宗室外衣的草根儿,是十分鄙视的。

刘备此话,或许是在隐喻自己当年(189)在洛阳“求见名士而不得”的愤懑:

毕竟彼时孔融名满天下,刘备不过布衣白丁;

即使有邹靖的引荐,刘备恐怕也很难和孔融、刘表攀上关系。

刘备早年的关键记载,书法极端隐晦,线索支离破碎,如同沧海沉钩般被潜藏在《典略》、《魏书》、《后汉书》、《英雄记》、《太平御览》当中,唯独不见于《蜀书》。

如此写法,可以说为后世读者,凭空制造了许多障碍。

由于刘备是通过“组建流民武装”为发迹手段,幕后便难免涉及诸多难以启齿之事。

诸如官匪勾结(公孙瓒),官官相护(陶谦),任人唯亲(邹靖)以及蝇营狗苟(曹操)…

如此等等,不1而足。

这些上不得台面的糟心事儿,在官修史书中,自然是不能明言的。

尤其考虑到《先主传》名为列传,实是本纪,那为传主“隐恶扬善”便更加无可厚非。

客观评价,刘备的出身不算太好,虽然顶着宗室虚衔儿,却1度沦落到“织席贩履”。

按照两汉制度,“商贾、巫医、百工”属于贱民之列,丧失了“良家子”的身份。

换言之,刘备的出身地位,连董卓都不如。

汉桓帝末,(董卓)以6郡良家子为羽林郎。--《魏书董卓传》

董卓在洛阳时,已被东都公卿,骂作“羌胡之种”;

那刘备的境况,也便可想而知。

(皇甫)妻知不免,乃立骂(董)卓曰:“君羌胡之种,毒害天下,犹未足邪!”--《后汉书列女传》

从诸多记载中,可以看出,刘备为了脱离自己的原有阶层,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

刘备浴血疆场,视死如归,身负重创,命悬1线(见《典略》),但征战3年(184-187),也不过换来1个芝麻绿豆大小的安喜县尉,还随即遭到督邮沙汰,再度流落江湖。

遇贼于野,(刘)备中创阳死(即装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得免。--《典略》

在洛阳时,刘备可以说把能走的门路走了个遍,为了再度踏上仕途,可谓拼尽全力。

实际中平6年(189)的刘备,已经年近3旬,白身无依,1贫如洗,甚至可能因为“怒鞭督邮”的政治污点,处在“永不录用”的黑名单中。

如果不是因为同年(189)董卓兴风作浪,天下大乱,那刘备可能真的要孤贫终老了。

即使如此,刘备依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倾尽身家,回到洛阳奔走,最终通过曹操的门路,抓住了跟随毌丘毅募兵的机会,再入仕途。

陈寿所谓“先主折而不挠,终不为下”,恐怕意有所指。

这不仅是在概述刘备的半生戎马,也在隐喻其早年的坎坷波折。

(刘备)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蜀书先主传》

刘备对事业成功、实现自我的渴望,对欲信大义于天下的追求,远超常人,在无数次人生低谷中,壮志依旧,奋战不休。

从这个角度看,刘邦的性格传承,在刘备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高祖之风,英雄之器之赞,何其精洽也!

反观我等现代人,又有几人能做到刘备这般?

惊闻7月新番驾鹤,云某不胜唏嘘。

7月新番之《汉吏》,对云某影响不小。

在此致以哀悼之情,愿逝者安息,家属节哀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