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劝降东州人,忠义巴蜀君上(2 / 2)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7292 字 2个月前

刘邦子孙、刘氏藩王难道还能姓赵不成…

且慢!

这个还真有可能…

但是!刘邦又没被赵旻绿!

那么问题来了…

咱们是如何从汉中扯到赵王姓啥的?

言归正传。

前文曾提过,《孔雀东南飞》的女主角刘兰芝,极有可能是刘勋的千金。

刘勋…就是本书中被伏雅嘁哩喀喳的那个宗室,其人还曾是刘晔的故主,曾任庐江太守的那位。

庐江是后世安徽6安…

不能再扯了…越扯越远!

东州人,在原本历史上十余年后,都是季汉,也就是刘帮主的重臣。

其中,法正更是不逊于诸葛亮。

好了,云某终于又扯到刘帮主和孔明头上了。

继续为您说。

咱们来说1说,“结好孙权”与“跨有荆益”的深层冲突。

《隆中对》的关键1环便是“结好孙权”。

这是保障“出秦川”与“向宛洛”能够同时实现的必要条件;

这也是变“霸业”为“帝业”的现实基础。

遗憾的是,“出秦川”的前提是蜀汉占据益州;

“向宛洛”的前提是蜀汉占据荆州。

益州在长江上游,荆州在长江中游,而孙权所据的扬州恰恰在长江下游。

这便意味着1旦刘备同时占据了荆、益2州,那孙刘联盟的均势便会遭到瓦解。

因为东吴君臣不可能长期容忍1个强势的军事集团在自己的上游横行。

可知“结好孙权”与“跨有荆益”注定无法同时实现。

虽然吕蒙袭杀关羽发生于建安2十4年(219)。

但时常被忽略的1条史料,便是孙权在建安2十年(215)便已派鲁肃、吕蒙发动过1次讨伐荆州的战役。

虽然此役以孙、刘平分荆州(即湘水之盟)而暂告1段落,但也充分显示出东吴方面高涨的战争意愿。

(建安)2十年……(孙)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0陵、桂阳3郡……(刘备)与(孙)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0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蜀书先主传》

如果注意到刘备攻占成都的时间节点是建安十9年(214),便会发现刘备占据蜀中仅1年(215),孙权便寝食难安,不宣而战。

而临时敲定的“湘水之盟”并不能减少孙权的恐惧。

因此4年之后(219),孙权再度出兵,袭杀关羽,且封锁巫峡,截断了荆、益的水6通道,与刘备集团彻底决裂。

(建安)十9年夏,雒城破,(刘备)进围成都数十日,(刘)璋出降。--《蜀书先主传》

6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吴书吴主传》

东吴君臣对荆州的战略地位是有充分认识的。

就连受学较晚的吕蒙,都知道“(关)羽骁雄,有并兼心,且居国上流,其势难久”。

吕蒙作出如此判断的核心依据,即在于刘备集团在地理位置上居于东吴的“上流”,因此双方的和平态势注定“难久”。

在吕蒙的设想中,东吴的战略目标是“征虏(孙皎)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

其本人则“为国家前据襄阳”,这样方可保障东吴的领土安全。

(吕)蒙乃密陈计策曰:“令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曹)操,何赖于(关)羽!”--《吴书吕蒙传》

其中,襄阳在江北,为曹操所据;

白帝城在巴东,隶属益州,可知东吴不仅想要吞并荆州全境,还要彻底封锁出川的水6关口。

事实上关羽死后,孙权曾遥署周泰为汉中太守。

可知吞并益州、“竟长江所极”,1度被纳入东吴的战略考量,但因曹魏的潜在威胁而未能成行。

(孙)权破关羽,欲进图蜀,拜(周)泰汉中太守。--《吴书周泰传》

在此环境下,谈论“出秦川”、“向宛洛”的宏伟构想,便不免显得书生意气。

因为在刘备占据益州的1刻起,便注定了孙刘决裂进入倒计时。

若要“出秦川”,便不可能“向宛洛”!

刘备在荆、益2州中只能取其1!

对刘备而言,这是1道单选题;

对孙权而言,这是1个根本没有选项的死局。

孙权是个富有权欲的野心家,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刚愎、猜忍的特质愈发明显。

早在建安十3年(208),孙权面对极端不利的战争环境,便敢于发动军事冒险,阻击曹操,目的便是维护其“南面称孤”的权势。

其贪狠、果决的秉性足见1斑。

(若)与(曹操)相首尾,则命召不得不往,便见制于人也。极不过1侯印,仆从十余人,车数乘,马数匹,岂与南面称孤同哉!--《江表传》

在此背景下,刘备占据荆、益2州,便意味着东吴的上游安全不复存在。

刘备也从东吴的盟友迅速转变为1个比曹操更加可憎的强敌。

这是东吴君臣、举国上下的共识,东吴方面参战将领的名单便充分证实了这1点。

(吕)蒙据江陵……6逊别取宜都……(孙)权先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十2月,璋司马马忠获(关)羽及其子(关)平、都督赵累等于章乡,遂定荆州。--《吴书吴主传》

(6)逊遣将军李异、谢旌等将3千人,攻蜀将詹晏、陈凤……又攻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大破之。--《吴书6逊传》

注意:孙吴是授兵制,所以有将必有兵!

因此,虽然《隆中对》中不吝笔墨,先后提到“可以为援”、“东连吴会”、“结好孙权”的政治主张,显示出诸葛亮对东吴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

但这1设想却注定无法实现。

因为维护个人的生命、财产、地位安全,是写在人类基因之中的代码,是无法被外力所左右的。

尤其是,孙权早已怀有“南面称孤”之野心。

刘备想要成就“霸业”,想要兴复“汉室”;

孙权也想要“南面称孤”,想要“永终天禄”;

甚至就连周瑜、鲁肃等人也希冀通过辅佐孙权,实现“攀龙附凤”的政治抱负。

事无对错,立场使然。

所以说,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人也不是非善即恶,有的,只是屁股决定脑袋、下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及…

逼急了以后的,上马提枪,去干他娘的勇气和决绝。

所以,有了长坂坡之战,有了赤壁之战,有了逍遥津之战。

当关公水淹7军、威震华夏之时,吕蒙不亦甘冒奇险,白衣渡江了吗?

(周)瑜谓(鲁)肃曰:“……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指孙权),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吴书鲁肃传》

退1步而言,即使孙权能够矫情忍性,坐视刘备集团“跨有荆益”,乃至“出秦川”、“向宛洛”…

然则,在刘备统1江北大地之后,东吴又将何以自处呢?

孙权能否避免遭到刘备吞并的下场呢?

答案是显见的。

对孙权而言,他没有选择,唯有背盟1战。

此事同样无关对错,立场使然焉!

总而言之:

《隆中对》旷古奇篇,虽有微瑕,不掩其辉。

考虑到诸葛亮彼时仅有2十7岁且缺乏政治实践经验,那么这篇策论便尤显奇伟。

按《诸葛亮传》,传主自出山之日,便渐次推进《隆中对》的构想:

先出使江东,实践“结好孙权”的政治主张;

又“督0陵、桂阳、长沙3郡,调其赋税”,发挥荆州“用武之国”的战略地位;

后“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实现“跨有荆益”的军事目的;

最终“率诸军攻祁山”,践行“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伟大宏愿。

天下有变,则命1上将(指关羽)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指刘备)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蜀书诸葛亮传》

正是由于诸葛亮的不懈奋斗与身体力行,《隆中对》提出的种种构想才得以成为现实。

刘备这个“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的失意武人,才能够“信大义于天下”,成为昭烈皇帝,标榜青史。

这篇策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对政治、军事形势的敏锐洞悉,更在于其蕴含的宏图壮志与功业追求。

令人动容之处,是在最初的构想中,“出秦川”的领军之人本应是刘帮主。

然而…

彼时斯人已逝,诸葛亮遂承其遗志,回报先君与故人的知遇之恩。

此诚所谓: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9死其犹未悔!

孔明为《隆中对》,在5丈原的秋风之中,燃尽了自己生命中最后1抹余晖…

云某每思及此,总忍不住泪满衣襟。

此刻…同样泪如雨下,不知所云。

云某窃以为,这,大概才是3国虽满是诡谲、黑暗与血腥,却犹让人欲罢不能、直至品读出其中那股浩然之气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