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群贤士毕至,少长臣咸集中(2 / 2)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6936 字 2个月前

赵旻正窘迫间,便又听赵旭高喊。

“少君,又有客至焉。”

【作者题外话】:汉末3国时代,要问数量最庞大的群体…

当然不可能是明清时期的自耕农!

前文中,云某已多次强调,汉末3国几乎不存在自耕农!

两晋自耕农更是凤毛麟角,甚至可以说,只有地主和奴客!

所以诸君明白了吧,汉末所谓名门、郡望、寒门、单家、庶族,都是地主!

两晋时还多了个叫门阀的巨无霸!

这就是中古时代的显著特征!

还有人骂李治和武则天吗?

若非他们两口子,中古时代这个令底层百姓无限绝望的时代,还不知道至何时才能终结!

张机张仲景先生,是经方派的开山祖师爷。

后世满清黄元御先生巨著《4圣心源》,将张先生与黄帝、岐伯、扁鹊合称为4圣。

卢铸之先生的恩师,是满清巴蜀大医、6经传变经方派传人郑钦安先生。

他们的医术思想是扶阳,所以他们这1派被称为扶阳学派。

有兴趣的大大,可以读1下卢崇汉先生的《扶阳讲记》。

不明内情者,或许会破口大骂倪海厦先生是大骗子;但在经方派弟子看来,倪海厦先生是个实至名归的大医。

云某家中有经方派长辈开国医馆,幼时云某对国医曾感兴趣,也曾学过1段时间,

可惜…不提也罢。

咱还是老老实实当工科狗赚钱养家吧。

这1章咱们先聊聊桓阶,下1章再聊杜袭。

桓阶,确实是义士!

刘表,汉末8骏之1。

其人以宗室身份出任荆州刺史,割据荆楚2十余年。

刘表有贤名,甚得众心,虎踞江汉,有图取天下之志。

孰料,其人竟被1个无名之辈的1句话所阻止,错失官渡之战偷袭许昌、击灭曹氏的千古良机。

袁绍死后,曹操坐大,刘表失天时地利,遂雄心不再,专心经营自己的1亩3分地,直至老死。

究竟是谁,说了什么话,导致东汉末年千钧1发之际的变化呢。

此人就是桓阶,魏朝建立后首任尚书令。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

其人仕郡功曹,这是高级郡吏,相当于长沙郡组织部1把手。

初平3年(西历192年),孙坚替袁术征讨荆州,被刘表击杀,尸体也被荆州兵抢走。

桓阶出于君臣大义(孙坚曾任长沙太守),冒死赴敌营讨要孙坚尸首,归还孙策。

会(孙)坚击刘表战死,(桓)阶冒难诣表乞坚丧,表义而与之。--《魏书2十2》

其人轻侠仗义如此。

官渡之战,刘表与袁绍结盟,准备趁曹操陈兵延津之际,从南阳出兵袭击许昌。

如计策成功,曹操北有强敌、无力分兵,南侧老巢又遭偷袭,腹背受敌,必死无疑。

太祖与袁绍相拒於官渡,(刘)表举州以应绍。--《魏书2十2》

刘表在荆州作战争动员,大举兴兵,准备进取中原。

如计策成功,刘表将与袁绍共分曹操地盘。

是时,袁绍称霸河朔,雄踞冀、青、幽、并4州;

曹操异军突起,占据兖(8郡)、豫(虽6郡,然皆中原)、徐(虽5郡,然鱼米之乡)3州及司隶校尉部东侧。

刘表虎踞荆州。

其人虽仅1州,却跨蹈8郡,与益州(3巴、3蜀、南中、汉中共8郡)、凉州(也是8郡)并为天下大州。

刘备霸占荆、益2州,就敢东争汉中,北伐襄樊,逼得曹操几乎迁都;

诸葛亮、姜维以益州1隅,便能先后6出祁山、9伐中原。

所以不能单纯以州之数量来计算国力大小。

(于)禁降羽,(关)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6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蜀书6》

在曹操危机存亡之际,桓阶以天下大义,成功策反长沙太守张羡,张羡举郡叛刘表,响应曹操。

这里不得不提1句,桓阶实际上并不知,曹操早已有不臣之举,但桓阶清楚,袁绍和刘协有仇。

相当于北方的袁绍和南方的刘表,想要“包曹操的饺子”,不料北方的曹操又和南方的张羡“抄了刘表的后路”。

张羡应曹,桓阶之功也。

因此,官渡之战,刘表不得不分兵平定张羡叛乱,错失了与袁绍合兵的千古良机。

会绍与太祖连战,军未得南。而表急攻羡。--《魏书2十2》

等长沙之乱平定,刘表终于腾出手来、准备和袁绍会合,却遗憾地发现,官渡之战已经结束了。

当然,刘表并未放弃北伐,刘备就是刘表手中最锋利的长矛…

要说这事儿,这事儿就得说起杜袭…

非本章重点,下章咱们重点说。

然而,当刘备火烧博望坡,攻下南阳即将打到颖川之时…

充满戏剧性的1幕,就这么毫无征兆地发生了:

袁绍病死了!

荆州内部遂因而动乱,元气大伤;

兼刘表年迈,不复雄心壮志,遂保守家业,再无进取之心。

惜哉!

张羡败死。

桓阶隐姓埋名藏匿民间。

刘表叹服于桓阶之智勇,以妻妹蔡氏,招桓阶为襟弟。

桓阶料刘表终难成大事,婉言谢绝。

久之,刘表辟为从事祭酒,欲妻以妻妹蔡氏。阶自陈已结婚,拒而不受,因辞疾告退。--《魏书2十2》

建安十3年(西历208年),曹操南征,桓阶出仕,曹操亦久闻桓阶大名,君臣相见,喜不自胜,辟为丞相府秘书长(相府主薄),染指权力核心。

桓阶入仕曹魏为建安十3年(208),赤壁之战同年爆发。

当时曹操诸子已长,桓阶以敏锐的政治嗅觉,洞察到2宫之争的情况。

桓阶笃定曹丕以嫡长优势,兼才干出众,是世子大位不2之选;

其人遂不遗余力地力挺曹丕,面折廷诤,守志不屈。

曹操曾私下试探桓阶,故意在其面前夸耀曹植的才华。

桓阶闻言,正色起身,严词答道:“曹丕仁德布于4海,天下闻名;魏王却夸耀曹植,我实在十分迷惑!”

曹操心中了然,深知桓阶忠贞不2,遂深相倚重,将太子相托。

“今太子仁冠群子,名昭海内,仁圣达节,天下莫不闻。而大王甫以植而问臣,臣诚惑之!”--王沈《魏书》

黄初元年(220),曹丕践祚,桓阶迁尚书令、加侍中。

东汉中后期,3公(司徒、司空、大司马)为年高德劭者之虚职,所任者华歆、王朗、贾诩,此时无不是满鬓繁霜、须发皆白之老朽。

尚书台则不同,为曹丕霸府发号施令之核心机要所在;

尚书台之首领,亦即尚书令1职,虽无丞相之名,却有丞相之权。

东汉时,尚书令、司隶校尉、御史中丞号称“3独坐”。

其权势可见1斑。

注意:汉末3国,经常以“侍中守尚书令”“大将军录尚书事”“领尚书事”作为“总揽朝政”的同义指代。

蜀汉之费祎、蒋琬,秉政前皆为尚书令;姜维则以卫将军、大将军身份录尚书事;其人1时间权柄无2。

桓阶病重,魏文亲临病榻。

文帝流涕:“本来吾想把后事托付给卿,孰知卿竟病重至此,万万保重!”

阶疾病,帝自临省,谓曰:“吾方讬6尺之孤,寄天下之命於卿。勉之!”--《魏书2十2》

注意:两汉3国,皇帝自称,以“吾”为主。

桓阶病死,文帝流涕不止,追谥贞侯,赐桓阶子桓嘉为侯,追封桓阶弟桓纂为关内侯。

关内侯:有俸禄但无封地。

其级别低于县侯、乡侯、亭侯。

至此,桓阶走完了荣耀的1生。

其人年轻时以郡吏身份,深入虎穴,为孙氏遗孤讨还孙坚尸首;

其人青年时以大义说动张羡,叛应曹公,为魏晋之后中国的再度统1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人壮年时拒绝女色和权力的诱惑,居贫以待天命;

其人中年时报效文帝,守志不移,最终得到魏武、魏文两代君主的宠信。

可谓:

有大义、识大体、知大事、守大节。

最后,已陈寿先生赞语结尾:

“桓阶识睹成败,才周当世。”

桓阶贞侯之名,百世流芳,千古传颂。

3国中阴暗面固然极多,但更多的,还是如太史慈、甘宁、桓阶、阎温、陈登、臧霸、庞德、关公、赵云、夏侯惇、张辽、徐晃、乐进等等义士英雄们的不朽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