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农闲发明忙,偷闻佳人香5(2 / 2)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5909 字 2个月前

这祸事的性质,与弑君无异。

虽然赵旻早就想1剑刺死那不知好歹的刘协。

毫无意外,魂不守舍的赵旻,在许都北门外,迎面撞见了1人3马、疾驰而来的赵贲等亲卫。

赵旻打了个激灵,3魂7魄瞬间归位。

其人急问:“阿贲!如何?”

赵贲利落至极地滚鞍下马,拜倒行礼。

“回少君!仆等已与左贤王交过手,而今中垒校尉、杨主簿、2兄皆已安然返回平阳,仆部无1伤亡!少君,中垒校尉名不虚传也。”

赵旻登时大喜过望。

事实证明,他赌对了!

神行将军夏侯渊果然没让他失望!

于是赵旻扶起赵贲,将竹纸等等发明抛到9霄云外。

“走!阿贲!你等随我回太尉府!”

杨彪的太尉府,正堂之上。

杨老头儿怀着激动无比的心情,仔细读了5遍军情。

老头儿仿佛连颌下白须都在笑。

这不怪他,换成任何1个老父亲,在得知自己儿子出息了之后,都会像杨老头儿1样没出息。

哪怕这老父亲是个老狐狸。

人精儿赵旻当场奉上彩虹屁。

“恭喜大人!旻之亲卫此番得以安然折返,皆因大兄之智!”

杨老头儿虽然激动到无以复加,但其人还是1脸嫌弃地挥挥袍袖。

“愚人千虑,偶有1得耳!”

老头儿在激动之余,还是冷静地问道。

“阿旻,据夏侯妙才观察,左贤王部族恐不止2十万,你有何妙计?”

【作者题外话】:在半年多前,赵旻、董昭和刘晔3人自以为高明,实际上根本就没瞒过荀彧。

若非荀彧尽力为赵旻遮掩,曹操恐怕早已得知自己后方生变。

至于原因,上1章已经提及。

遍览3国志,可发现荀彧的政治立场完全是“汉臣”,始终“尊奉天子”;

甚至在曹操与汉廷矛盾日益加深的情况下,荀彧还曾参与“谋杀曹操”。

这便是“伏后之祸”。

建安5年(本书同年,西历200),董承伏诛。

献帝通过伏完联络荀彧抗曹,荀彧隐而不言。

伏完又联络小舅子樊普,不料樊普事后向曹操举报。

伏完在建安十4年(209)已死。

曹操看到名单上竟有荀彧的名字,大惊失色。

其人和荀彧对质,荀彧挠着脑袋说:“伏完的事儿,我之前告诉过你了,是你自己忘了。”

曹操暴怒:“这难道是小事儿?我还能忘了?!”

从此,曹操对荀彧彻底失去信任,只维持个大面上客气。

(荀)彧阳惊曰:“昔已尝为公言也。”太祖曰:“此岂小事而吾忘之!”彧又惊曰:“诚未语公邪!……”彧无对,谢阙而已。太祖以此恨彧,而外含容之,故世莫得知。--《献帝春秋》

伏完死于建安十4年(209),前1年爆发了赤壁之战。

而荀彧本传包括裴注,记载荀彧最后1次给曹操出谋划策,恰好是赤壁之战同年的荆州征伐(208)。

自此之后,包括赤壁之战在内,荀彧便不见记载,直到建安十7年荀彧暴死。

而有意思的是,荀彧停止给曹操出谋划策之后,曹操打仗的水平便有了肉眼可见的下滑。

赤壁之战自不必提,潼关之战中,曹操更是险些被马超neng死。

建安十7年,荀彧为大汉赴义后,曹操更是危机处处。

关公北伐,甚至将曹到迁都。

华歆传,只记载官渡之战同年(200)华歆入曹营,先为议郎,后从尚书迁尚书令,还特意提了1句:代替荀彧做尚书令。

但是具体时间无考。

歆至,拜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代荀彧为尚书令。--《魏书十3》

可知,华歆代替荀彧做尚书令,当为建安十4年(209),伏完事件爆发之后。

这年,也是荀彧彻底失去信任,成了曹操眼中的“官场混子”、“意志不坚定的职场油子”、“睡在身边的赫鲁晓夫”的同1年。

这也清楚解释了,为什么从赤壁之战到荀彧死前,荀彧完全消失于记载。

提到继任尚书令华歆,不得不多讲1句。荀彧死后第3年(214),华歆奉命捉拿伏后。

汉帝把皇后藏在皇宫中的暗道内。

华歆当时已年近6旬,不顾老迈的身躯,1马当先,身先士卒,率领虎贲甲士砸碎了宫墙,把伏后揪出来勒死。

(曹公)又以尚书令华歆为郗虑(御史大夫)副,勒兵入宫收后。闭户藏壁中,歆就牵后出。时帝在外殿,引虑于坐。(伏)后被发徒跣行泣过诀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时!”----《后汉书皇后纪第十-下》

哈哈哈,刘协就是这么窝囊。

呵呵呵,华子鱼,渊清玉絜,有礼有法;然观其所为,谬之甚矣。----这是裴松之所说。

而这,才是曹操眼中合格的尚书令。

华歆此举,将曹操那残暴不仁的真面目,暴露得淋漓尽致!

这也是伏寿历史上的命运和结局。

赵旻既知伏寿悲惨遭遇和结局,又怎么可能不怜惜?

建安十7年(212),荀彧挂着光禄大夫的闲散职称,奉命去寿春劳军暴死,年仅50。

若按今天的实岁标准计算,年仅49。

荀彧之死,绝非正常死亡,而是被杀或自杀。

因为荀彧本传对死亡原因的记载,是“以忧薨”。

这3个字,是官修史辞令下,对“非正常死亡”的1种固定书写格式。

两汉时期,“忧死”是形容“被逼自杀”写法。

比如何进兄弟逼杀灵帝生母董太后,太后忧死。

连菜市场大妈都知道太后怎么死的(民间归咎何氏)。

何进遂举兵围骠骑府,收重,(董)重免官自杀。(董)后忧怖,疾病暴崩,在位2十2年。民间归咎何氏。--《后汉书皇后纪第十-下》

类似写法还有什么“精神病发作死”(狂疾暴死)。

比如刘璋的哥哥刘瑁,在曹操的挑拨离间下,被刘璋所杀。

(曹公)加(刘)璋振威将军,兄(刘)瑁平寇将军。瑁狂疾物故。--《蜀书1》

荀彧死因,说法极多。

“空食盒”是最常见的。

实际操作中,根本没那么斯文,也没那么麻烦。

荀彧作为1个曹操眼中失宠多年、不与其人合谋篡位的“异端败类”,很可能是直接赐毒药,甚至出现华歆“毁墙牵出勒死”那种斯文扫地的手段。

空食盒,不过是后人替荀令君寄托的1种美好想象罢了。

而且,咱们不妨大胆想象1下,前1年潼关之战,曹操险些被马超neng死,其人怎么可能不迁怒荀彧?

毕竟荀彧已多年未献计。

这…似乎与袁绍neng死田丰差不多吧?

空食盒的出处,来源于东晋的孙盛。

孙氏的《魏氏春秋》记载,咸熙2年(265),荀彧被追封为太尉。

咸熙是曹魏最后1个年号,司马炎都快登基了,离荀彧之死也过去半个多世纪了。

荀彧死时,汉朝还没亡;

荀彧被追封太尉时,魏朝都快亡了。

追封的太尉看上去就更加讽刺。

云某以为,这或许是司马氏在联合荀氏,讽刺已故的逆贼曹操。

何人为善,何人为恶,1目了然。

当然,孙、刘两家也好不到哪里,5十步笑百步耳!

司马氏更是将底线、底裤都丢了个精光。

与这些人相比,只是“秽乱宫闱”的赵旻,已不知强了多少倍…

好吧,云某就是在给赵旻洗白!

第2更9点前后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