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入营收降将,出策觅良方下(2 / 2)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6757 字 2个月前

刘备也绝非演义中那般,是个只会哭的弱鸡。

若非李典及时率大军支援,夏侯独眼大概率会在博望坡烧成焦炭。

所以说,真正改变天下大势、引发天下震荡之事,其实是袁绍之死。

袁绍向曹操证明: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你要想得河北,除非你大爷我挂掉…

然后…

曹操得了河北。

综上所述,因为袁绍太强,所以在历史上,曹操始终分不出余力,去解决关中那大大小小十余个军阀。

如今的赵旻却截然不同。

他等于同时接收了曹操、袁绍无偿赠送的数笔财产,而且价值不菲。

赵旻白捡了袁绍近4万兵卒、无数粮草辎重,还有大将赵云及其人部曲;

赵旻还从曹操处继承了后者的基本盘,外加大笔财帛。

刘备也与赵旻互为攻守。

赵旻是最大的赢家。

在官渡之战中元气大伤者,是袁绍。

此消彼长之下,袁绍在1两年内不会发动大战。

遑论其人出师无名。

所以赵旻可以从容淡定地着手稳固关中、陇右,乃至凉州。

刘晔在提出纲领后,再次开口:“愚以为,主公对凉州,应另有所图。”

【作者题外话】:先来说1说重号将军。

汉制,大将军为内朝系统(也叫中朝)首领。首任大将军为“兵仙”韩信。韩信死后,大将军长期空置。直到武帝远征匈奴,外戚卫青任大将军。之后形成传统,两汉大将军,几乎皆为外戚担任:从西汉孝武的卫青,到东汉孝灵的何进,无1例外。

大将军下有车骑将军,卫将军。

汉武帝元狩2年(bc121),冠军侯霍去病大破匈奴,轻骑突进,以8百壮士横绝大漠,斩首两千2百级,甚至生擒单于的祖父和叔父。霍去病拜“骠骑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车骑将军之上。

武帝为尊崇霍去病,还将卫青与霍去病1并擢拔为“大司马”(荣誉加衔),使2者地位相当。

于是,4重号将军中,排名依次为:

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4重号下,又设“4方将军”,方即方位。即:

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

4重号与4方,合称“8重号”。此8将军,位高权重,金印紫绶,大将军与骠骑将军位次丞相;车骑以下至4方将军,位次上卿,尊贵无比。

汉兴,置大将军、骠骑、位次丞相;车骑、卫将军、左、右、前、后,皆金紫,位次上卿。--蔡质《汉仪》

4方将军中,前将军地位最高,后将军最低。至于左、右将军地位孰高孰低,争论已久。

东汉末年,左将军地位略高于右将军。

再看朱灵。

曹魏5子:张辽,于禁,徐晃,张郃,乐进。皆当世名将。

当时4方将军中,前将军夏侯惇,后将军朱灵,左将军于禁,右将军乐进。

魏武在世时,5子良将中,仅有左将军于禁“假节钺”。

这说明两点:

1是朱灵实则是与5子良将同级别的猛将。

2是左将军高于右将军。

最后,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咱们聊1聊建安年间的刘艾。

兴平2年(西历195)天子出奔洛阳,刘艾随驾。在1系列变故与冲突之后,汉廷君臣被曹操挟至许县(196),自此进入了建安年间(196-220)。

鉴于刘艾的宗室身份,他被授予“宗正”职务,这是1个掌管皇室档案的清贵差事(位列9卿),1般由宗室成员担任。刘艾之前,益州牧刘焉、幽州牧刘虞均曾担任过宗正之职(见《后汉书刘焉传》、《刘虞传》)。

(王)立又谓宗正刘艾曰:“前太白守天关,与荧惑会;金、火交会,革命之象也。”--张璠《汉纪》

不久之后,建安元年(196)8月,刘艾被授予彭城相。不过彼时的彭城,掌握在吕布集团手中。

建安元年,封卫将军董承、辅国将军伏完……彭城相刘艾、左冯翊韩斌、东莱太守杨众、罗邵、伏德、赵蕤为列侯。--袁宏《后汉纪》

按《英雄记》记载,最晚在建安元年(196)6月,吕布便驱逐刘备、夺占徐州。按《武帝纪》记载,建安3年(198)曹操讨伐徐州时,彭城相是吕布的部将侯谐。

建安元年6月夜半时,(吕)布将河内郝萌反,将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英雄记》

(3年)冬十月,(曹操)屠彭城,获其相侯谐。--《魏书武帝纪》

换言之,刘艾的彭城相,很有可能是遥领虚封,并无实际意义。他的本职依旧是汉廷宗正。

之后刘艾借助宗正的身份,多次参与汉魏之际的政治事务,比如建安十8年(213)与2十1年(216)劝进曹操,延康元年(220)劝进曹丕等等。

最后,咱们看看曹魏延康年间和黄初年间的刘艾。

建安2十5年(220)正月,曹,汉廷改元延康。同年(220)十月,刘艾参与了对曹丕的劝进(在《劝进表》中被记载为“刘若”,见前文注引),完整经历了汉魏之际的历史变迁。

黄初之后,刘艾遂不见记载。从相关史料看,他的活跃时间已经超过3十年(189-220),大约抵达了寿命上限,因此大概率隐退或去世于黄初年间(220-226)。

好,咱们结合上文,聊聊刘艾的政治立场。

从刘艾党附董卓的行径来看,他具备较强的通达色彩;似乎并不被自身的血统所束缚,很懂得良臣择主的道理。

有鉴于此,董卓死后,刘艾躲过了王允、吕布的清洗;王允败后,刘艾又在李傕、郭汜治下重新发迹。

建安元年(196)东迁许县之后,汉廷太史令王立曾私下对刘艾表示“汉祚终矣,晋魏必有兴者”,谄媚之意跃然纸上。

(王)立又谓宗正刘艾曰:“……汉祚终矣,晋、魏必有兴者。”(王)立后数言于(献)帝曰:“天命有去就,5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承汉者魏也,能安天下者曹姓也。”--张璠《汉纪》

然而这番2人私下的窃窃私语,竟然莫名其妙传到了曹操耳朵里,使曹操十分受用。

(曹)公闻之,使人语(王)立曰:“知公忠于朝廷,然天道深远,幸勿多言。”--张璠《汉纪》

虽然《汉纪》没有明言到底是谁泄露了这番言论,但答案乃是显而易见的。无外乎王立告知刘艾,刘艾再告知曹操,借此示忠邀宠。

由此可知刘艾在迁都许县之初(196)便迅速改换门庭,投靠曹操,1如当初党附董卓故事。

从这1点看,刘艾充当宗正,很有可能与他之前担任侍中类似,均是充当权臣的耳目。

彼时的汉廷侍中,自有钟繇、华歆等曹氏心腹担任,因此刘艾出任宗正,应该另有任务。

按《续汉书百官志》,宗正的职责是掌管诸侯王国的名籍簿册,同时上报地方宗室的不法行为。

宗正,卿1人,中2千石。本注曰:掌序录王国嫡庶之次及诸宗室亲属远近,郡国岁因计上宗室名籍。若有犯法当髡以上,先上诸宗正,宗正以闻,乃报决。--《续汉书百官志》

按曹操在建安年间(196-220)屡次削减刘氏诸侯封国的记载看,其背后必然少不了刘艾的助力。

是岁(建安十1年),立故琅邪王(刘)容子(刘)熙为琅邪王。齐、北海、阜陵、下邳、常山、甘陵、济北、平原8国皆除。--《后汉书献帝纪》

实际从刘艾在《劝进表》中班次,便能看出他的显贵地位。如前所述,《劝进表》的前4人均是曹氏心腹,荀攸、钟繇、凉茂、毛玠都是在《魏书》中有独立列传的创业功臣。

4人之下,便是刘勋与刘艾。刘勋出身琅琊宗室,琅琊王刘容与曹氏交往深厚;同时刘勋又与曹操有旧,1度“贵震朝廷”,因此班次位于第5。

初平元年,(琅琊王刘容)遣弟(刘)邈至长安奉章贡献……(刘)邈至长安,盛称东郡太守曹操忠诚于帝,(曹)操以此德于(刘)邈。--《后汉书光武十王传》

(刘)勋字子台,琅邪人。中平末,为沛国建平长,与太祖有旧。--《魏略》

刘艾虽然功绩罕见记载,但他的班次紧随刘勋,位居第6;力压夏侯惇、程昱、贾诩、董昭等人。他在曹魏集团中的尊贵地位由此足见1斑。

于是中军师陵树亭侯荀攸……建武将军清苑亭侯刘若(即刘艾)、伏波将军高安侯夏侯惇……奋武将军安国亭侯程昱、太中大夫都乡侯贾诩……等劝进。--《劝进魏公表》

刘艾先后多次参与对曹氏父子的劝进,可知其深受信赖。鉴于刘勋后来因罪被诛(见《司马芝传》),因此刘艾遂成为魏国高级官僚中、硕果仅存的汉廷宗室。

不出意外,延康元年(220)参与劝进的“百2十人”是由刘艾引领。

己未,宣告群僚,下魏,又下天下。辅国将军清苑侯刘若(即刘艾)等百2十人上书。--《献帝记》

可见无论是曹操还是曹丕,都把刘艾视作腹心之臣,侧面印证了刘艾“由汉入魏”的身份变化。

传统史家认为《献帝传》作者已佚其名,虽然有部分学者认为《献帝传》为刘艾所著,但对此持驳斥观点者亦不少。

考《献帝传》载禅代众事,又言山阳公薨,自是魏、晋人作,别为1书。(刘)艾既为献作纪,又为作传,是必不然。--姚振宗

姚振宗先生认为,刘艾既撰《献帝纪》,应不会再撰《献帝传》,因为两部史书传达的历史情绪有明显差异。

但结合刘艾参与了对曹丕的劝进来看,《献帝传》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与内在的“尊魏”基调,同刘艾的活跃时间与政治立场完全吻合。

因此不能否认《献帝传》的作者可能是刘艾。

刘艾之事,云某必须说清楚,因为这涉及到后面1个大坑…咳咳,险些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