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前情成追忆,奋勇救天子下(2 / 2)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8600 字 2个月前

典韦的人生经历,愚以为,与《魏书》所载颇有不同。曹操曾动过“借刀杀人”念头,这点与满宠相同;但典韦用行动证明了忠诚,从此大见亲待,不离左右,直至宛城败殁。

这1点,与满宠同样有殊途同归之妙。

前文提过,重用宗族乡党,是“小农经济”下不可避免的陋习,至今亦然。

典韦与许褚的出身,源自两个极端。

许褚出身谯县,是魏武同乡;典韦出身陈留,且故主张邈是魏武死敌。

典韦,陈留己吾人也。--《魏书十8典韦传》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也。--《魏书十8许褚传》

谯沛系许褚,以同乡见宠,不需赘述;本节主要谈谈典韦。

典韦出身兖州陈留。曹操在初平3年(192)入东平寿张大败黄巾,牧兖州。

乍看之下,典韦归属曹操似乎合情合理,实际不然。

典韦的原上司是陈留太守张邈。韦以乡里豪杰,气力过人,得张邈推举出仕。

注:并州刺史丁原,举“州里壮健”吕布亦用同样手段。

初平中,张邈举义兵,韦为士,属司马赵宠。--《魏书十8典韦传》

张邈身份很特殊,是魏武故交,洛阳时代的“奔走之友”。魏武初起,兵员大部来自张邈(以及邈将卫兹),情同手足。

太祖、袁绍皆与(张)邈友。太祖征陶谦,还,见邈,垂泣相对。其亲如此。--《魏书7吕布传附传》

而张邈同时又是魏武死敌,是兴平元年(194)迎吕布入兖州的罪魁,最终被夷灭3族。

这里补充1句,他们年龄排序,张超最长,其次为张邈、袁绍、魏武曹操。

而张邈、典韦、曹操之间的联系人,是夏侯惇。

(韦)后属夏侯惇,数斩首有功,拜司马。--《魏书十8典韦传》

但典韦是如何从张邈军转隶夏侯军,《魏书》则语焉不详。

查《程昱传》和《荀彧传》,可知典韦是在“兖州之乱”时,未随邈军,而随曹军,以此获宠。

兴平元年(194)曹操东击陶谦,留荀彧、程昱镇鄄城,夏侯惇领东郡太守镇濮阳,枣袛镇东阿。兖州叛乱,荀彧驰召夏侯惇离开濮阳,星夜赴鄄城。

张邈叛迎吕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轻军往赴。--《魏书9夏侯惇传》

彧知邈为乱,即勒兵设备,驰召东郡太守夏侯惇,而兖州诸城皆应(吕)布矣。--《魏书十荀彧传》

以此可知两点。

其1是魏武家眷在鄄城,需要夏侯惇领兵护卫。

其2是兖州大姓长吏已叛,夏侯惇滞留濮阳会有生命危险。

典韦此时,便以“张邈故将”身份,为夏侯惇折冲左右。张邈叛乱,典韦的身份便异常尴尬。

看曹操镇压叛军的手段,也可对典韦的“尴尬处境”略窥12。

吕布、陈宫、张邈3人,是兖州之乱的祸首。曹操初战不利,青州兵为吕布突骑所败,自坠战马,烧伤左手。

此事无疑影响到曹操对“收编新募”的看法;而作为叛军故将的典韦,无疑更受怀疑。

因此,曹操命典韦先登陷阵,自募死士,往击吕布。

(吕)布身自搏战,自旦至日昳数十合,相持急。太祖募陷陈。--《魏书十8典韦传》

曹军主力青州兵,尚且打不过吕布,却要典韦率部陷阵。无疑驱羊入虎、坐视败亡。

典韦也清楚自己的尴尬处境,遂冒死冲阵,以示忠诚。

其作战方式非常怪异,韦部身披两铠,弃盾持戟,大破布军。

这点,上1章刚说完。

吕布骑兵天下骁锐,典韦竟“弃盾死战”。可知是其故意为之,欲搏命以求主帅信任。

愚以为,典韦弃盾陷阵,实不得已。当时兖州皆叛,韦以张邈故将身份,进退维谷;若不肯力战示忠,恐怕必死于军法。

兖州,被曹操隐诛者不计其数;而韦以张邈故将、陈留出身的“政治犯身份”,未遭贬谪,反1跃而成魏武的贴身护卫长。其中诡谲,1目了然。

会日暮,太祖乃得引去。拜韦都尉,引置左右,将亲兵数百人,常绕大帐。--《魏书十8典韦传》

可见“弃盾陷阵”,表现的并非典韦之勇,而是主君的试探、与“嫌疑之臣”的权衡。

与典韦形成鲜明对比者,无疑是继任宿卫长许褚。

褚本山野狂徒,汉末丧乱聚宗族南下汝颖,为豪强助拳。

建安元年(196)曹操南下许县,许褚始归附。而曹操竟在与许褚首次会面后,称其“吾之樊哙”。

太祖徇淮、汝,褚以众归太祖。太祖见而壮之曰:“此吾樊哙也。”即日拜都尉,引入宿卫。--《魏书十8许褚传》

樊哙者,粗猛有力,且为高帝沛县同乡。曹操此话何意,不言自明。

相比典韦弃盾陷阵,鏖战吕布才得魏武信任;许褚这个职场新丁,仅凭同乡之谊,甫1相见、便入值宿卫。同乡与外乡待遇天渊之别,令人唏嘘。

这里,不得不谈1谈“忠诚”

史书的褒扬赞美之辞,大抵是流氓发迹后的“自我抬举”。

魏武用人有个特点,即“先纳投名状”,之后才肯放心任用。

若外藩镇守,须将家小妻女送至邺城。汝勿忧,汝妻子孤自养之。

注:张燕、马腾、臧霸、李典、刘备等人,不外如是。

若宿卫亲随,家小妻女的筹码则略嫌不足。须如典韦般,搏命陷阵,9死1生,才可得其信任。

《魏书十8》称典韦“忠至谨重”。实际是为尊者讳的笔法。

(韦)性忠至谨重,常昼立侍终日,夜宿帐左右。--《魏书十8典韦传》

韦本游侠出身,即今所谓“流氓”。还不是普通的流氓,而是“收钱卖命”的职业杀手。

典韦本传中,开篇就记载其收襄邑刘氏的“血钱”,去灭门故富春县长李永之家门。

其人心理素质优秀、业务手法娴熟、且有同党策应,可知其赖此谋生。文多不载,详见《魏书十8典韦传》。

似典韦般“收钱卖命”的职业刺客,何来忠义之心?又何来“忠至谨重”?这无非是其发迹之后的褒奖之词。

再说许褚。

许褚“谨慎奉法、质重寡言”。这与老前辈典韦的书法同出1辙。

褚性谨慎奉法,质重少言。--《魏书十8许褚传》

许褚本是流浪汝颖的流氓头目,麾下剑客死士百余人,替地方豪强助拳卖命,血战黄巾。

这种人又哪来什么“奉法”?奉的又是谁家的王法?

许褚得到信任,是建安5年(200)仗剑以1当十,怒击刺客徐他等奸细。

(徐)他等怀刀入。褚至下舍心动,即还侍。他等不知,入帐见褚,大惊愕。他色变,褚觉之,即击杀他等。太祖益亲信之。--《魏书十8许褚传》

魏武得救,以此令褚不离左右,大见亲待。

可见,“忠诚谨慎”与典韦、许褚完全不沾边儿。无外乎“流氓发迹”后的溢美之词。

而发迹手段则颇为类似,即“纳带血的投名状”,以此得主君青睐。

再看他们2人的哀荣对比。

古来贤圣皆死尽,唯有金石留其名。

按官修史料记载,魏武对“外乡”典韦,比对“同乡”许褚,待遇更为优厚。

其情显然,无外乎“招揽贤才、以示公平”的手段。

典韦饮啖兼人,魏武以肉食美酒供养;军中遂传歌谣:“帐下壮士有典君,提1双戟8十斤。”

韦死,魏武流涕累日。令祀以中牢。

所谓中牢即羊和豕,豕即猪;太牢则是3牲。

太祖退住舞阴,闻韦死,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魏书十8典韦传》

中牢是祭祀诸侯的待遇;类似记载者有曹操祭乔玄,用太牢(牛羊豕)。因玄举家相托,为操忘年至交。

褚死,则无类似待遇,未曾听闻以中牢祭祀,连少牢都没有。

许褚还得在曹后“号泣呕血”。褚死,也未见曹丕为其“流涕累日”。

太祖崩,褚号泣欧血。--《魏书十8许褚传》

韦子典满拜为郎中,官阶不高,赐仕宦之路而已;后迁都尉,赐爵关内侯。

褚子许仪下场更坏,以小过遭钟会诛杀,斩将立威。

牙门将许仪在前治道,会在后行,而桥穿,马足陷,於是斩仪。仪者,许褚之子,有功王室,犹不原贷。--《魏书2十8钟会传》

许仪从征川蜀是魏景元4年(263),魏武死后4十3年。

仪官止牙门将,待遇可谓至薄矣。

最为可怪者,是齐王芳时代,典韦从祀于魏武庙廷,许褚则无此待遇。

(正始4年)秋7月,诏祀故大司马曹真、曹休、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太常桓阶、司空陈群、太傅锺繇、……执金吾臧霸、破虏将军李典、立义将军庞德、武猛校尉典韦於太祖庙庭。--《魏书43少帝纪-齐王本纪》

此1节,也使后世史家颇有微词。

潼关之危,非褚不济,褚之功烈,有过典韦。今祀韦而不及褚,又所未达也。--裴松之

以典、许“身后之事”来看,典韦的待遇明显高过许褚。外乡竟压了同乡1头。

许褚的官阶变迁也颇有可推敲之处。所谓“从征张绣,斩首万计”明显是秽史。

(褚)从征张绣,先登,斩首万计,迁校尉。--《魏书十8许褚传》

建安2年(197)曹军大败于宛,何来斩首万计?“被斩首万计”倒是合情合理。且许褚先登,竟然仅迁“校尉”;且并非“5校尉”,不过1军前小校。许褚发迹后,麾下为校尉、都尉者百余人。可知校尉人数之猥滥、位阶之微贱。

宛城之战,许褚恐怕无甚功劳,不过随军从征而已。

潼关讨马超(211),战不利,魏武乘船而走。许褚以马鞍蔽魏武,手摇船橹,以死捍卫,功勋至大。战后竟仅迁“武卫中郎将”。

且不说这个杂号中郎将,还是新设的。魏书称“武卫之号、自此始焉”,可知其声名虽大、位阶却不显。

后数日会战,大破超等,褚身斩首级,迁武卫中郎将。武卫之号,自此始也。--《魏书十8许褚传》

此时的曹操,早已废3公置丞相(208)3年有余,离自称魏公(213)也不足两年。岂会吝惜将军之号?典宿卫的赵云在刘备阵营,待遇也未见似褚般微薄。

赵云在刘备时代,累官至翊军将军、征南将军、镇东将军、都督江州。

敲黑板划重点:镇东将军,曾是刘备故职。所以,谁说刘备待赵云凉薄?

言归正传。

许褚迁为将军,已是魏文继位之后的事情。

文帝践阼,进封(褚)万岁亭侯,迁武卫将军。--《魏书十8许褚传》

可知终魏武1朝,许褚竟然官止“中郎将”。以此颇疑许褚本传,回护褒扬处甚多。

亦可知、典韦若在,官阶待遇必远高于褚。

其实褒扬“外姓军官”甚至“反正叛将”,在历史上颇为常见。

典型案例就是满清名将阿玉锡,平准战争元勋。

阿玉锡是卫拉特蒙古出身,原为准噶尔汗国军官,后叛入清廷。清准战争时,阿玉锡率2十2骑陷阵,准军夺气,清军大胜。

这与典韦走张邈而从曹公,兖州之战“弃盾两铠,陷阵吕布”,何其相似!

典韦虽因出身(陈留)和旧仕(张邈),征伐初期遭魏武猜忌;但凭阵前效死之功,“身后哀荣”依然可以盖过魏武同乡许褚。

亦可见魏武用人不拘1格,陈寿所谓“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的评价,可谓至明。

咱们谈的虽然是典韦与许褚,然归根结底,说的还是“政治”与“人性”。

谨以《魏书1武帝纪》赞语,作为收尾,同时向魏武曹公致敬,云某行文至此,曹公不得不亡,乞请曹公勿怪也。

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